保险“掌上办”,如何让业务更安全?用户更放心?

2020-08-19 10:27 来源:中国电子银行网

近年来,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与消费需求有明显改观,尤其在遭遇了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通过保险投入来强化个人和家庭保障,开始被提到新的高度。与此同时,上半年,传统保险代理人线下获客空间因疫情影响而受到严重挤压,保险业务全流程在线化改造需求突出,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为此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(APP)。保险“掌上办”这类非接触展业模式正逐渐演变为主流。

对于保险行业来说,业务所涉及的核心场景包括用户资料核保审核、保单签署、保费缴纳、电子化回访、快速理赔等,每一环都需要配置相应的“功能”以规避风险。

风险点1:用户身份是否真实可信,以防恶意骗保

在核保审核和电子化回访场景中,保险公司需要在线认证用户的身份是否真实可信,以防用户使用虚假身份,避免恶意骗保情况的发生。

根据《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广人身保险电子化回访工作的通知》中的要求,“个别险种诸如人身保险新单业务,在客户犹豫期内需要电子化回访,确保购买保险真实意愿表达。”目前,常见的认证方式可通过对接第三方可信权威数据源,进行多因素联网核查、远程视频、声纹接入认证、电话录音等。

风险点2:保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,以防恶意抵赖

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签署电子合同后,生成保单,应具有防篡改、可追溯特点,具有与纸质合同/保单一样的法律效力,防止投保人恶意抵赖的情况发生。此场景中,可接入具有准入资质的安全的电子合同签署平台,实现有效保单的生成、合同在线签署等。

风险点3:如何确保用户本人授权确认

保费缴纳和快速理赔场景中,均需用户授权确认,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,目前常用的认证方式有传统密码口令、短信认证。当然,除了考虑到用户体验,如果认证方式在便捷性之外还兼具安全性,会更加可靠,比如使用生物识别认证。

风险点4:如何防范用户数据泄露

当保险业务在移动端渠道开展,应特别注意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《移动金融应用安全白皮书(2019年)》显示,“保险行业APP存在高危漏洞的占比87.69%,以数据泄露为代表的高危漏洞占主要部分。”因此保险APP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与加固措施,防止应用程序被破解、篡改、窃取以及核心数据泄漏等安全风险的发生。

自2018年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《保险电子签名技术应用规范(JRT0161-2018)》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以来,电子签名技术在保险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,可贯穿保险承保、保全、理赔、给付等所有需要用户授权确认并签署的重要环节。

中国金融认证中心(CFCA)作为国家权威安全认证机构,能够为保险行业提供移动端全方位安全认证解决方案。该方案可提供远程认证用户的真实身份功能,实现身份的真实核验;提供基于FIDO标准的生物识别快速认证功能,实现客户快速安全授权;以第三方CA可信身份为基础,提供在线电子合同签署功能,为司法部门提供可信证据;提供安全加固检测功能,可为保险APP提供全面的数据安全保障。

保险“掌上办”,如何让业务更安全?用户更放心?

保险行业移动端全方位安全认证解决方案

CFCA致力于创新交互方式,为保险公司与用户搭建全新交互体验,扩展服务场景,以进一步降低用户获取保险服务的门槛,为最终助推保险业的发展添薪续力。

第一页 第二页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