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成交破万亿的“宇宙行”电商样本 醉翁之意不在酒

2020-08-02 11:57 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近年来,银行系发展电商似乎成为一种潮流。银行投入不菲,热情不低,但成效和评价却褒贬不一。目前市场公认的是,银行系电商平台的龙头老大是工商银行的融e购。

公开资料显示,融e购于2014年1月正式上线,2015年底“融e购”电商平台用户数突破3000万,年交易额超过8700亿元,当年就击败京东,冲进电商平台交易量排行榜第二位。

另外,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2016》显示,融e购在2016年全年交易总额为1.27万亿元。上线三年破万亿,这在中国电商行业是独一无二的辉煌战绩。

但到了2020年,天猫、美团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争得风生水起,银行系电商却再也激不起多少浪花。

作为银行系电商龙头,融e购的快速发展给行业带来哪些镜鉴?

银行电商平台卖理财

除了普通的消费品,银行系电商平台应该卖什么样的特色产品?融e购给出的新玩法是,将传统的线下理财产品和黄金等贵金属投资线上化,搬进电子商城。这一举措迅速拉动了融e购的交易规模。

在传统电商看来,理财产品带来的高额交易量似乎带些水分,毕竟传统电商拼的是流量、服务、价格和产品。

银行系电商的先天优势,在几年前,给了传统电商不小的震撼。

但目光放到当下,银行理财线上化、智能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。而电商的观念,也给了银行乃至更多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产品销售的灵感。电商有双11和618等购物节,不少金融机构也推出了类似理财节的活动,比如,中国平安2019年的108财神节销售额破2.5万亿。金融产品电商化不但成为一种潮流,也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多溢出效应。

但仅仅依赖于原有客户,销售普通消费产品和金融产品,能带来的流量是有限的。早在2016年,融e购的年交易额就已破万亿,但到2018年的交易额仅在1.1万亿左右,增速明显放缓。2019年工行并未披露融e购交易额,仅披露其用户数为1.46亿。这一年几大龙头电商平台用户多数突破了4亿。

电商系平台的用户增速明显低于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等龙头电商,这也意味着,银行系电商暂时没有在这场流量之争中取得竞争优势。

野心不在做电商

一位大行电商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电商本质是培养交易习惯的场所,而银行大多数缺少交易场景,场景被做支付的电商抢夺,如果不做反击,未来很有可能会失去支付业务,甚至存贷业务。

银行要夺支付阵地,就得先夺场景阵地。融e购宣称对商户入驻不收取任何费用,这完全不同于普通电商平台的路径,换句话说,工行挣的不是电商钱,要抓的只是数据。

某股份行电商业务人士指出,银行想做大而全的电商平台基本只有死路一条。入场晚,优势劣势并不匹配,但银行切入电商并不能讲就是失败的,仍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模式。

“比如目前一些银行探路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模式,与第三方开发公司合作,开发系统对接核心企业和下游的经销商。经销商可以在软件上下订单及支付货款,也为经销商提供简单的ERP功能。其优势为订单与货款能自动对账,减少企业和经销商很大的工作量。银行负责资金结算以及客户营销,第三方公司负责系统开发及技术支持。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能与核心企业的系统打通,让核心企业运用其强势地位来拉动经销商采用线上方式,从而形成一个很好的生态闭环,实现多方共赢。”上述人士具体指出。

另一位大行相关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业内共识,银行做电商,包括工行做融e购主要目的是跑马圈地,先把架子搭起来,然后慢慢观察市场反馈。有了这个架子,就可以取得数据和真实反馈,这是团队讨论或模拟多少次都换不来的。而未来银行的目的也不仅局限于个人消费,当银行获得了存量的大数据,未来可以玩出很多花样,同时电商平台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公司间大宗物流交易的综合平台。

这一点在工行2019年年报披露的融e购2.0改版升级方向也有所证实。年报中指出,新版商城和移动端商户中心优化线上分期服务,将分期产品与线上消费场景有机结合。并指出,持续推进特色板块建设,加快布局采购、差旅、跨境电商、司法拍卖等重点领域。

前述业务人士指出,采购、法拍等领域,明显更针对2B端。未来需要持续观望,银行系商城是否会加重2B的权重。


第一页 第二页 继续阅读